| | | | |
已有1网友参与纠错
莲花县县委县政府驻地,经济文化中心。
琴亭镇地处湘赣边界,因唐朝名相姚崇布衣时曾操琴于莲花桥上而得名,是县人民政府治所所在地,是全县政治、经济、文化中心,总面积73.6平方公里,辖19个行政村,4个社区居委会,常住人口6.06万人,拥有丰富的石灰石、煤炭、铁矿、瓷土、竹木、水力和冶金材料等资源,以及玉壶山自然风景区、官厅遗址、宾兴馆等自然历史人文景观。
本镇位于琴水河下游河谷平原地带,地势平坦,西北高,东南低,海拔高度在150?
琴亭是一块红色的土地。大革命时期,这里曾是赣湘边区列宁学校所在地,老一辈革命家胡耀邦、曾山曾在这里战斗生活过。一九二七年十月毛主席就在这里决策,决定引兵井冈,开辟了农村了包围城市,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革命新道路。
十六大以来,为加快经济发展速度,我镇围绕“扩大开放,加快发展”这一主题,坚持兴工强镇战略,加大招商引资和工业项目建设力度,全力推进外向型经济和新型工业化,全镇的工业经济得到长足发展。尤其是2001年琴亭、琴水、花塘合并以来,琴亭工业经济呈跨越式发展。累计投资6亿元,开发兴建了琴亭工业园(琴亭电子工业园和琴亭科技工业园)、琴亭商贸城、二环西路、金城大道等一大批工业基础设施项目,进一步优化了投资环境,强化了招商引资措施,落实项目建设服务机制,使投资企业有更好的发展空间,工业规模不断扩大。2007年更是一个不平凡年,在县委、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,全镇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针,紧扣“科学发展,构建和谐”主题,围绕争创全市“十强”乡镇目标,按照“抓发展、重实干、争先进、创一流”总体要求,积极实施工业强镇、商贸活镇、产业兴镇战略,初步形成了建筑材料、特种材料、电子元件、制衣制鞋、生物制药、农产品加工等支柱产业,发展壮大了永特合金集团、实慧科技、仕鑫鞋业等一批骨干企业,新上了宝海锌业、恒茂森农等投资上亿元的大项目,综合实力明显增强,工业结构全面改善。全镇工农业总产值由2003年1.8亿元增长到2007年的6.6亿元,增长366.67 %;工业总产值由2003年1.6亿元增长到2007年的5.7638亿元,增长360.55%;财政收入由2003年571.6万元增长到2007年的3108万元,增长543.74%;招商引资由2003年的1000万元增长到2007年的3亿元,,翻了30倍;出口创汇由2003年的200万美元到2007年出口创汇2400万美元,净增2200万美元。几年来,通过大力发展产品技术含量高、污染小、附加值大的新型项目,工业结构的总体格局不断优化,一批科技含量高、附加值大的新兴工业如特种材料、电子信息等工业行业迅速崛起,成为琴亭新的经济增长点。
积极调整农业经济结构,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,加快培育高效农业示范基地,提高农村经济发展水平,增强了农业发展后劲,进一步巩固了农业经济的基础地位,形成了以观光型农业、菜篮子型农业、农民自主创业型农业为主体的特色农业产业。通过“订单+农业”、“公司+农户”、“基地+农户”等多种形式,逐步建立发展了香樟、韭菜、红叶石楠、优质稻、无公害蔬菜、葡萄、蛋鸡、生猪、莲籽、药材、花卉等高效农业示范基地。打造了花田、杨枧、曙光等一批新农村示范点,高标准、高起点规划建设了御景湾移民新村和明珠移民小区,形成了目前全省规模最大,规格最高的扶贫移民安置点。
在经济快速增长的拉动下,琴亭镇社会各项事业也得到了稳步发展。环境保护、科教卫生、工青妇联等各项工作都取得了可喜成绩。2007年实现工农业总产值6.7亿元,工业生产总产值5.76亿元,完成财政收3108万元,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513元。先后被评为“江西省农村经济发展百强乡镇”、“ 江西省魅力乡镇二十强”、“江西省第二届文明乡镇”、“萍乡市工业十强乡镇”、“萍乡市经济发展十强乡镇”、“萍乡市财政增长十佳乡镇”、 “萍乡市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先进乡镇”等荣誉。
一、社会事业项目
琴亭敬老院是我镇2015年民生重点建设工程之一,该建设工程位于琴亭镇六模村,总占地面积10700平方米,建筑面积1800平方米,总投资600万元,于2012年6月立项,2013年10月开工建设。主要建设内容有宿舍楼、后勤楼(包括厨房、餐厅、办公室、活动室、阅览室、图书室、理发室、医疗室)等,共设床位160张,最大容纳量达到300人,工程完工后将为我镇五保户提供更好的生活和休闲场所,更高的医疗和康复服务。目前,主体工程已经建设完工,预计2016年初正式投入使用。
二、工业项目
泉锌国际贸易有限公司由台湾陈俊齐先生投资兴办,计划投资约4000万元。公司位于县工业园B区,现有生产办公楼1栋,无尘生产车间2栋,仓库1栋,总面积约5000平方米,主要从事高档洋伞,环保伞及雨衣的生产和销售,产品主要销往东南亚和欧美市场。
目前,高档环保伞的生产线已安装调试完成,所有机器设备都是公司根据生产需要自行设计的,是行业中科技含量最高也是最先进的生产线。公司将在所有车间加装中央空调,为员工创造一个干净舒适的工作环境。公司现有员工100人,年产环保伞近500万把。
2016年将进一步扩大产能,增设生产高档洋伞和雨衣等两条生产线,计划于2016年3月投产。三条生产线全部投产后,预计全年生产贸易总值可达1000万美元,安置解决就业约300人。
三、新农村建设项目
新寨里自然村地处琴亭镇西南部,位于安成大道旁边,紧邻县工业园,现有农户56户192人,是2015年省定新农村建设点,总投入380余万元。
自开展新农村建设以来,该村因地制宜,因势利导,精心规划,用心操作,紧紧围绕“五新一好”目标凝聚财力,凝聚人心搞建设,取得了初步的成效。从村民最关心,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入手,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“三清六改四普及”等各项工作。到目前为止,全自然村累计投资380万元,村主干道加宽硬化1800米,绿化600余平方米,村道及庭院经济绿化、“摇钱树”1200株,改水改厕完成56户,完成环境整治、拆迁868平方米,新增路灯36盏,整修水塘2个,水圳2条268米。依托寨里有利地理环境优势,引进投资商,在完成土地流转基础上,着力打造成一个集农家、休闲、旅游于一体的乡村旅游点。同时打造文化长廊与活动广场建设,修缮老年活动中心,为寨里村网格建设奠定基础。
通过整治建设,农民生活环境有了极大改善,村容村貌焕然一新,一个“环境优美,生态协调,文明卫生,自然和谐”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正逐步成型。
四、农业产业化项目
白岭村农业产业化基地利用荒山改造而成,计划总投资800万元,总占地650亩。项目包括立体农业区、设施农业区、林果农业区、荒山治理与水利工程、旅游开发等,是一个集发展现代高效农业和山区综合开发,实现农业产业化发展、集约化经营于一体的综合性项目。
立体农业区总占地650亩,包括占地250亩的果树—鸡立体农业区、占地350亩的蔬菜—猪立体农业区以及面积2500平方米的4幢养殖栏舍。设施农业区主要利用新增耕地面积172亩,建设蔬菜大棚200个,鱼塘3个,分为蔬菜大棚区、室内采摘区、渔业养殖区和生态餐厅。林果农业区共规划种植林果250亩,以南方蜜桔、黄花梨和火龙果为主。
该项目于今年4月开工建设,目前已完成投资300万元,完成火龙果种植80亩,栽种南方蜜桔、黄花梨等观光采摘果树7000棵,养殖生猪5000头,家禽存出栏1万羽,水产面积25亩,建成蔬菜大棚180个。
2016年达产达效后,预计年产值400万元,可辐射带动周边3个村、7个组、300个蔬菜专业户,人均年增纯收入1000元以上,可解决全村剩余全部劳动力。
五、党建项目
下梅洲村位于琴亭镇西北边陲,共有党员34名。今年以来,下梅洲村支部确立了“1234”党建工作思路,努力打造大党建格局。“1234”党建工作思路即:紧紧围绕“抓党建促发展”这一主题。切实打造两大平台:一是挖掘本村丰富的古色、红色文化资源,建立“早晏(an)梅洲-人文村史陈列室,打造党员、干部教育平台;二是建立龚全珍工作室,在工作室推行“360”便民服务机制,解决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,打造便民服务平台。大力开展三项活动:一是大力开展村级办公场所规范化建设活动;二是大力开展“立足岗位做贡献、我为党旗添光彩”活动;三是大力开展“党建+”活动,其中以“党建+”重点项目和重点工作为主,突出产业发展、清洁工程、矛盾调处,努力实现支部凝聚力明显增强、两委班子服务群众能力明显提高、党员队伍活力明显提升、党建对各项工作的促进作用明显增加四大目标。